一、人才培养目标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本专业必 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岗位能力,适应建筑生产一线的 施工与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管理部门从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造价、质 量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监理等方面工作。
二、 人才培养规格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造价、质量管理、安全管 理、施工监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要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综 合素质。 通过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必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文化基本知识; 2 具有专业必需的数学、力学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 3 具有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4 具有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5 具有应用计算机辅助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获取信息与使用信息的能力; 6 具有正确识读、绘制土建专业施工图和参与图纸会审的能力; 7 具有正确使用建筑材料并进行检测、保管的能力; 8 具有一般结构构件分析和验算的能力; 9 具有工程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的能力; 10 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11 具有编制投标文件和工程造价文件的能力; 12 具有施工现场监理的基本能力; 13 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主干课程
建筑制图基础、建筑测量、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制图基础实训、建筑构造实训、建筑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四、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有效。 九江电大按照2.5年业余安排,请参考性教学计划进程表。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即准于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学历毕业证书。
五、教学计划进程表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课程名称 |
学分 |
类型 |
性 质 |
考试 单位 |
课程名称 |
学分 |
类型 |
性质 |
考试 单位 |
课程名称 |
学分 |
类型 |
性质 |
考试 单位 |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285 |
2 |
统设 |
必修 |
中央 |
建筑材料(A) 855 |
3 |
统设 |
必修 |
中央 |
建筑结构873 |
5 |
统设 |
必修 |
中央 |
开放教育学习指南405 |
1 |
统设 |
必修 |
中央 |
建筑构造858 |
4 |
统设 |
必修 |
中央 |
建筑施工技术880 |
4 |
统设 |
必修 |
中央 |
英语I(1) 1819 |
3 |
统设 |
必修 |
中央 |
建筑构造实训864 |
2 |
统设 |
必修 |
中央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857 |
4 |
统设 |
必修 |
中央 |
高等数学基础453 |
3 |
统设 |
必修 |
中央 |
建筑力学883 |
5 |
统设 |
必修 |
中央 |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62 |
2 |
统设 |
必修 |
中央 |
建设法规50402 |
2 |
非统设 |
选修 |
省 |
建筑测量853 |
3 |
统设 |
必修 |
中央 |
建筑施工技术方案设计887 |
2 |
统设 |
必修 |
中央 |
建筑制图基础892 |
3 |
统设 |
必修 |
中央 |
地域文化(专)51718 |
2 |
非统设 |
选修 |
省 |
|
|
|
|
|
建筑制图基础实训898 |
2 |
统设 |
必修 |
中央 |
|
|
|
|
|
|
|
|
|
|
第四学期 |
第五学期 |
|
课程名称 |
学分 |
类型 |
性质 |
考试 单位 |
课程名称 |
学分 |
类型 |
性质 |
考试 单位 |
|
|
|
|
|
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实训50381 |
4 |
统设 |
必修 |
省 |
毕业实践(建筑施工) 97 |
10 |
统设 |
必修 |
省 |
|
|
|
|
|
测量实训51285 |
2 |
统设 |
必修 |
省 |
|
|
|
|
|
|
|
|
|
|
建筑结构实训50409 |
2 |
统设 |
必修 |
省 |
|
|
|
|
|
|
|
|
|
|
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865 |
3 |
统设 |
选修 |
省 |
|
|
|
|
|
|
|
|
|
|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事故处理50405 |
3 |
非统设 |
选修 |
省 |
|
|
|
|
|
|
|
|
|
|
详细情况请咨询辜老师,QQ:66118121;电话:13907922944
|